您好,欢迎进入鹤壁市新天科煤质仪器有限公司网站!
一键分享网站到: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技术文章 >> 砖厂热值仪的日常应用:赋能制砖生产的关键技术支撑
砖厂热值仪的日常应用:赋能制砖生产的关键技术支撑
浏览次数:7发布日期:2025-08-25
  在砖瓦生产行业,燃料热值是影响产品质量、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核心指标之一。砖厂热值仪作为精准检测燃料热值的专业设备,已成为现代化砖厂生产流程中的关键工具。其日常应用贯穿于原料入场、生产调控、质量追溯等多个环节,通过科学的数据支撑,帮助砖厂实现精细化管理,提升综合竞争力。
 
  一、原料入场环节:
 
  燃料(如煤矸石、煤粉、生物质燃料等)是砖厂烧结过程的核心能源,其热值稳定性直接决定了窑炉温度控制精度和成品砖质量。在原料入场环节,热值仪的日常应用主要体现在燃料质量筛查上。工作人员会按照 “每车必检、每批次抽样” 的原则,从入场燃料中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,经过破碎、研磨、烘干等预处理后,放入热值仪中进行检测。
 
  以常见的氧弹式热值仪为例,其检测原理是将样品置于密封氧弹内,充入高压氧气后点火燃烧,燃烧释放的热量通过水套传递给量热系统,再由仪器自动计算出样品的弹筒热值,并根据样品水分、灰分等参数换算成应用基低位热值。通过这一过程,砖厂可快速判断入场燃料是否符合生产要求:若热值过高,可能导致窑内局部温度过高,出现砖体过烧、变形等问题;若热值过低,则会造成窑温不足,砖体烧结不充分,强度达标率下降。借助热值仪数据,砖厂能够拒绝不合格燃料入场,从源头避免后续生产风险。
 
  二、生产调控环节:
 
  在砖瓦烧结过程中,窑炉温度需保持在特定区间(通常为 950-1100℃),而温度控制的核心在于燃料供应量的动态调整,这就需要热值仪提供实时数据支撑。日常生产中,砖厂会每 2-4 小时对当前使用的燃料进行一次热值检测,将检测结果反馈至中控系统,与窑炉内的温度传感器数据联动,形成闭环调控。
 
  例如,当热值仪检测发现燃料热值较上一批次降低 500kJ/kg 时,中控系统会自动计算燃料补给量,指导喂料设备增加燃料投放,确保单位时间内窑炉获得的热量稳定;反之,若热值升高,则减少燃料投放,避免能源浪费和窑温超标。这种基于热值数据的精细化调控,不仅能将窑温波动控制在 ±20℃以内,提升成品砖的外观一致性和强度合格率,还能降低燃料消耗 —— 据行业数据统计,配备热值仪并实现动态调控的砖厂,燃料利用率可提升 8%-12%,年节约成本数十万元。
 
 

 

  三、质量追溯环节:
 
  在现代化砖厂的质量管理体系中,数据溯源是关键环节,而热值仪记录的检测数据则是重要的溯源依据。日常应用中,热值仪会自动存储每一次检测的样品编号、检测时间、热值数据、操作人员等信息,并支持数据导出和云端备份,形成完整的燃料质量档案。
 
  当成品砖出现质量问题时,工作人员可通过追溯对应生产批次的燃料热值数据,判断是否因燃料热值异常导致窑温波动。例如,某批次砖体出现 “黑心”(烧结不充分)问题,追溯发现该批次燃料的实际热值比采购合同约定低 800kJ/kg,且未及时调整喂料量,由此可快速定位问题根源,一方面与燃料供应商协商索赔,另一方面优化后续燃料检测频率。此外,这些数据还可用于燃料供应商的评级管理,通过对比不同供应商燃料的热值稳定性,选择优质合作方,进一步提升原料质量。
 
  四、日常维护:
 
  为确保热值仪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设备寿命,日常维护是重要的环节。砖厂需制定标准化维护流程:每日检测前检查氧弹密封性、量热系统水位和温度传感器精度;每周对氧弹进行水压试验(确保耐压强度)、清理样品研磨装置;每月校准仪器(使用标准苯甲酸样品,其热值已知且稳定,用于验证仪器检测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,通常要求误差≤0.2%);每季度更换氧弹密封圈、检查电路系统安全性。
 
  同时,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仪器操作规范,避免因样品称量误差、预处理不达标(如样品水分未烘干)等人为因素影响检测结果。实践表明,规范的日常维护可使热值仪的故障率降低 60% 以上,检测数据稳定性提升,为生产调控提供可靠保障。